产品简介: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在单个细胞水平进行高通量转录组测序的一项新技术,能够有效解决细胞异质性以及bulk RNA-seq被掩盖的细胞群内转录组异质性难题,有助于发现新的稀有细胞类型,深入了解细胞生长过程中的表达调控机制。利用微流控系统、油包水的微反应体系,通过序列标签(barcode和UMI)区别群体中的不同细胞和转录本,获得单细胞水平的基因表达谱,实现数千甚至上万个单细胞群体分析。
技术原理:
技术优势:
1、高通量:一次可以检测8个样本,每个样本检测上万个细胞
2、周期短:15分钟内完成单细胞捕获,一天之内可完成细胞悬液制备、单细胞捕获、扩增及建库
3、捕获效率高:细胞捕获效率高达65%
4、样品普适性高:适用于多种样品类型,根据关注的不同细胞类型,可选择新鲜组织制备细胞悬液或者冻存组织抽取细胞核。
应用方向:
1、肿瘤研究
2、发育生物学
3、免疫与炎症研究
4、干细胞与再生医学
5、神经科学
6、药物研发与精准医学
7、微生物组与宿主互作
应用文献:
A single-cell map of intratumoral changes during anti-PD1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利用10x Genomics技术绘制乳腺癌抗PD1治疗过程中肿瘤细胞变化的图谱
研究背景:
三阴性乳腺癌(TNBC)占所有乳腺癌(BC)患者的15%,是一种与预后不良相关的异质性肿瘤。在所有BC亚型中,TNBC显示出最高数量的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表明TNBC可以受益于免疫检查点封锁(ICB)治疗。近期的乳腺癌临床试验数据表明,ICB联合新辅助化疗可以提高患者病理完全缓解率和无事件生存率,然而,并非所有的BC患者对新辅助ICB都有反应。
研究方法:
该研究对29名初诊病人和11名经过新辅助化疗乳腺癌病人进行细针活检后给予10天左右抗PD-1抗体治疗,然后再手术切除肿块,并对免疫治疗前后的活检和术后肿块组织进行单细胞转录组联合单细胞免疫组库测序(scRNA-seq + scTCR-seq)以及单细胞转录组联合蛋白组测序(CITE-seq)。
研究结果:
研究者通过对比治疗前后出现T细胞克隆增殖与未出现克隆增殖病人的免疫微环境改变,揭示了多种免疫细胞在免疫治疗中的分化规律, 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发现乳腺癌中表达PD-L1的主要细胞类型并不是肿瘤细胞而是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而后两者的PD-L1高表达可预测免疫治疗反应。最后,该研究通过生信分析挖掘了能够预测免疫治疗反应的生物标记物,并有望在筛选潜在获益人群的临床治疗分层实践中得到应用。
参考文献:
Bassez A, Vos H, Van Dyck L, et al. A single-cell map of intratumoral changes during anti-PD1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reast cancer. Nat Med. 2021;27(5):820-832. doi:10.1038/s41591-021-01323-8.